论坛广播台
广播台右侧结束

主题: 大悟竟然藏着一个百年古窑,期待它华丽转身……

  • 大悟人
楼主回复
  • 阅读:17946
  • 回复:3
  • 发表于:2018/8/10 8:05:19
  • 来自:湖北
  1. 楼主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大悟社区。

立即注册。已有帐号?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

大悟县新城镇麻岭山坡顶上,有一座百年龙窑。著名的开国大将徐海东曾在此以烧窑为名从事革命活动。


登录查看大图
登录/注册后可查看大图


2008年,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拍摄徐海东将军电视片时曾在此实地取景。

2012年,湖北电视台垄上频道也在这里拍摄手工制陶电视片《玩泥巴的人》。

6月26日,我再次走进这百年古窑,寻找乡愁。


登录查看大图
登录/注册后可查看大图


如今这座百年古窑仅剩5名窑工,年龄最大的81岁,最小的54岁。他们是吴泽连、吴泽章、吴宜传、吴泽善、宁宜众。


宁宜众,54岁,15岁开始学窑,是这里技术最高的窑工,拉坯、上釉、烧窑等样样精通。谈话间,他挽起袖子操作制坯。只见他挖取一团泥,在木板上反复搓揉后放到车盘中央,随后弓身拿起身边的一根竹竿将车盘撑得飞旋起来,接着将手指插进泥团中,在手指灵巧的变换之间,那泥团逐渐变成一个碗的形状,之后是罐子的形状,他用脚猛蹬几下车盘,使之保持快速旋转的姿势,然后双手合作不停变换,说起来这过程似乎很长,其实也就几分多钟时间,一只圆形罐坯成形了。


登录查看大图
登录/注册后可查看大图


宁宜众说,这些功夫并非三、五年能学得到的。这里大大小小数10种陶器制品,在无任何辅助设备的情况下,凭眼睛和手的感觉就能将任一种陶坯做得一样大小,这才是真功夫,宁师傅自豪地说。


登录查看大图
登录/注册后可查看大图


81岁的吴泽连是兄,66岁的吴泽章是弟。吴泽连14岁当学徒,至今60年了,是古窑年龄最大的窑工。他的祖上三代都在这里烧窑,至今也有一百多年了,他见证了麻岭窑场的变化。


登录查看大图
登录/注册后可查看大图
登录查看大图
登录/注册后可查看大图


合作化时期,这里的窑场收归政府所有,后来又交村里管理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制陶最兴旺的时期,当时有大小窑数十座,窑工300多人,生产的陶器产品除本县境内销售外,还远销到广水、红安、孝感等周边地区,以及河南、安徽等外省。窑工年收入可达六、七百元,比当时一位民办老师的工资高得多,成为当时非常热门的职业。


登录查看大图
登录/注册后可查看大图

登录查看大图
登录/注册后可查看大图


改革开放后,陶器产品逐渐被铁、铝、塑料制品所取代,陶器需求越来越少,窑逐个废弃。麻岭陶窑现在是方圆百里仅存的一座百年老窑。


因产品市场缩小,一年集中烧制一次,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学窑工,再过几年我们这些人不能烧窑了,这座百年老窑也就完成了它的使命。老人们言语之中流露出无限的遗憾。

登录查看大图
登录/注册后可查看大图


老人们说,最近几年,经常有一些外地的游客来这里看我们手工制陶,亲手体验传统的手工工艺制作技术;很多摄影、绘画以及文化人士来到这里拍摄、写生、考察,对龙窑的生产工艺有着极大的兴趣。


登录查看大图
登录/注册后可查看大图


一位来自武汉的艺术家说:这里全手工的原始生产工艺在全国是少有的,如果能通过政府引导、支持或者引进资金,传承传统制陶工艺,发展旅游业,或许是这座百年古窑的新生之路。


图文来源:南山道长

 
  
  • 发表于:2018/8/11 8:08:19
  • 来自:北京
  1. 沙发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好事
山高人为峰
  
  • 发表于:2018/8/11 8:08:27
  • 来自:北京
  1. 板凳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好事业
山高人为峰
  
  • 发表于:2018/8/11 8:08:35
  • 来自:北京
  1. 3楼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好好好学
山高人为峰
  
二维码

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

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 微信登陆
加入签名
Ctrl + Enter 快速发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