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基本概况 > 大悟气候特征

大悟气候特征

关键词:大悟气候特征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大悟县志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www.dawu.ccoo.cn/
  • 感谢 dawu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5812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 大悟县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,冬季受西北冷气团的影响,夏季受东南、西南季风控制,形成冬冷、夏热、冬干、夏湿,雨量充沛、光照充足、四季分明、无霜期较长,严寒酷暑短的气候特征。

  四季特征


  春季  3月26日至5月20日。昼夜长短差异不大,气候温和。平均气温在15℃,因受北方冷空气侵袭,常出现多日的低温阴雨天气(一般在3月18日至4月2日之间)。寒潮期间,温度聚降,出现-3℃和-1℃的现象。此现象多在3月上旬出现,分别为5年和3年一遇。少数年份农历3月出现降雪、4月打霜天气。民谚有:“3月桃花雪,4月杏花霜”之说法。

  夏季  5月21日至9月15日。昼长夜短,天气炎热,旱多涝少。多为伏旱,每2至3年一遇。雨量集中,多大雨或暴雨,山洪每3至4年一遇。平均气温在25.3℃—27.8℃,年最高气温历年在35.4℃—43.1℃。1959年8月23日极端高温达43.1℃。

  秋季  9月16日至11月15日。天气凉爽、干燥少雨、多有秋旱,少数年份秋雨连绵。平均气温15℃左右。北方冷空气逐渐加强南下,气温逐步下降。9月下旬至10月上旬,常有较强冷空气侵入。有时连续3日气温低于2℃。寒露过后出现秋寒。秋寒最早出现在9月5日(1980年),最晚出现于10月7日(1976年)。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,有一次强冷空气。冷空气过后出现初霜。

  冬季  11月16日至次年3月25日。夜长昼短,干燥寒冷。因受北方冷气团控制,风大雨雪少,冷空气频繁,天气干冷。平均气温在5℃,平均最低气温-8.7℃,极端最低气温为-16.5℃(1977年1月30日)。

 气候要素

  太阳辐射  太阳年辐射总量多年平均值在93.7—121.14千卡/平方厘米之间。1959—1986年,累年平均值为111.5千卡/平方厘米。总辐射量的季节变化差异较大,夏季为最多,春季次多;冬季最少,秋季次少。春季辐射总量为30千卡/平方厘米·季,夏季为39.9千卡/平方厘米·季,秋季为24.3千卡/平方厘米·季,冬季为17.3千卡/平方厘米·季。各占年总辐射量的26.9%、35.7%、21.7%和15.5%。

  日照  据《湖北省气候志》载,本县累积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153.3小时,为全省的最高值。日照最多年份为2421.5小时(1978年),最少年份为1549.6小时(1982年)。月日照百分率达50%以上的有6—9月,其中8月为60%,是日照最多和百分率最高的月份;2、3月最少,日照百分率分别为40%和30%。

  气温  年平均气温各地在14.9℃—15.7℃之间。南部年平均气温为15.7℃,中部为15.4℃,北部为15.2℃。全县南北温差0.5℃。7月份最热,月平均温度,北部27.3℃,南部28.2℃。1月最冷,月平均温度在1.5℃—2.5℃。气温在年内的变化特点是,春秋两季上升和下降较剧烈,夏、冬变化则较平稳。
  气温日较差的幅度各月在7.9℃—10.1℃之间,以7、8月份较小(7.9℃、8.4℃);5、10月较大(10℃、10.1℃)。气温的年最高值与最低值的绝对温差达59.6℃,为全省罕见。极端最高气温为43.1℃,极端最低气温为-16.5℃。

  霜期  无霜期为227—242天,其分布南长北短,南北相差约15天。城关地区无霜期多年平均为235天。平均初霜日期,南部11月14日,北部11月17日,南北相差3天。城关地区为11月11日。平均终霜日期,北部3月17日,南部3月14日。无霜的长短及初终霜日期的早迟出现,年际变化较大。城关地区初霜日最早出现在10月15日(1962年),最迟出现在11月29日(1970年),相差45天;终霜最迟终止于4月18日(1962年),最早止于2月23日(1977年),相差55天。无霜期最短是1963年,只有179天。最长是1961年,长达272天,两者相隔93天。

  降雨  1961—1986年,各地多年降雨量介于1070.8—1172.9毫米之间。南部的河口、夏店、芳畈雨量较多,西北部三里城地区雨量为全县平均雨量之最,年平均降雨为1172.9毫米。东北部的宣化店地区,是全县的低值降雨区,年均降雨量为1070.8毫米。城关至大新一片为全县次低值降雨区,年均降雨量为1083.8—1091毫米。全县11个雨量点,平均年降雨量为1114.9毫米。
  降雨的四季分布极为产均。下半年受南方暖湿气流影响,雨量充沛。其中,6—8月雨量为505.6毫米,占全年降雨量的46.7%;冬半年受北方干冷气团控制,降水甚少。其中,12—2月雨量为74.8毫米,只占全年降雨量的6.9%;春、秋两季雨量分别为306.9毫米和196.5毫米,占年降雨的28.3%和18.1%。
  降雨强度,以小雨日数最多,中雨为次,暴雨、大暴雨和特大暴雨较少。暴雨出现在4—10月,集中在5、6、7月。暴雨日数各地累年值为4天左右,姚店平均日数4.8天。大暴雨日,26年出现过24次。特大暴雨多出现在6月下旬和7月中旬。

  降雪和积雪  年平均降雪日为10天左右,主要出现在12—2月。3、4月也偶有出现。平均初雪日12月5日,终雪日为3月10日。年最大积雪深度19厘米(1984年1月18日),多数积雪深度在5—10厘米。低山、丘陵区积雪深,平畈积雪浅。

  风力和风向  本县处湖北省北向风主要通道口附近。多年平均风速3.2米/秒,3月风速最大,3.7米/秒;6月和10月风速最小,分别为2.8米/秒和2.9米/秒。累积年最大风速19.7米/秒,为湖北省风速最大区之一。大风日数也是全湖北省最多地区,8级以上的大风平均每天25.6天。风向6—7月偏南风最多。其余各月为偏北风,以东北风向最多。频率(占16方位)为24%。

  蒸发量  年总蒸发量为1560毫米左右。7月最多,为210毫米;1月最小,为60毫左右。年总蒸发量为年总降水量的1.44倍。

  灾害性天气

  本县灾害性天气有春季的低温阴雨和早春冻害;夏季的高温干旱和暴雨洪涝;秋季的寒露风和连阴雨;冬季的寒潮、冰雹、雨淞等。龙卷风、冰雹是偶发性的,仅在局部发生。

  春季低温连阴雨  因受北方冷空气侵袭,春季常常出现多日的低温天气,有时伴有阴雨。春季低温、阴雨出现在3—4月份。1959—1986年,出现低温天气34次,其中伴有阴雨12次。低温天气和低温阴雨天气机率分别是64%和18%,主要出现在3月21日至27日,多为7天。有时温度连续下降到-1℃至-3℃。出现春冻,此为5年一遇。

  干旱与干热风  干旱是本县主要气候灾害之一,分布在各个季节,以夏、伏旱和秋旱为多数。有的年份3段干旱连续。1959—1984年,各类旱情41次,平均2年三遇。其中大旱3次(1959年、1972年、1981年),基本上是10年一遇。各季节干旱机率为:春季6次,4年一遇;夏伏旱12次,5年二遇;伏秋旱5次、秋旱6次,5年二遇;冬旱12次,2年一遇。干热风主要出现在5—8月,以7月最多。干热风出现的年际变化差异较大,1959年、1966年分别为12次和11次。1970年、1972年、1974年、1977年4年中则无干热风出现。其他年份均有出现,但次数不等。

  秋寒  最早出现在9月5日(1980年),最晚出现于10月7日(1976年),平均秋寒日是9月21日。秋寒有时伴有阴雨。1959—1982年,秋寒、阴雨共出现过7次,一般在10天左右,最多14天(1970年)。平均降雨量约65.4毫米。阴雨多在9月下旬和10月上旬。

  洪涝  日降雨量达100毫米,3日内总雨量超过150毫米或连续大到暴雨量达200毫米,将发生洪涝灾害。各地洪涝一般在5月下旬至8月,其中绝大部分在7月份。1961—1986年间,各地洪涝17次左右。其中姚店、三里、芳畈、夏店大洪涝为7次,河口6次,吕王5次,城关5次。全县范围的大洪涝有4次(1968年、1969年、1980年、1983年)。洪涝平均10年2遇。

  雨淞  出现在12月下旬至2月上旬,以1月为多。年平均日数达4天,最多年份达21天(1969年)。雨淞严重时,会使交通运输、输电和通讯线路受阻,树林、庄稼受害。

  龙卷风  本县极为少见。1980年5月24日和6月24日在彭店、东新各出现一次。最大风力11级,呈带状,时数不足5分钟。范围小、危害大,致使电杆折断、大树拔起,房屋倒塌,人畜亦有伤亡。

  冰雹  仅在局部地区发生。1959—1986年间,城关地区共出现9次降雹天气。因颗粒小,一般未造成灾害。1974年4月12日,城关、高店至丰店、吕王一带出现一次冰雹天气,冰雹有的大如鸡蛋,伴有大风大雨,持续时间15分钟,麦子和早稻秧受损。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18972687967 传真: 邮箱:544076344#qq.com
地址:发展大道海纳中央公园8-9栋门面(大悟在线运营中心) 邮编:432800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湖北省跨界广告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